发布时间:2021-11-08阅读:550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电子元器件分销所属行业为“批发业”(行业代码 F51)。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调研与市场商机研究》显示。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工信部,主要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
2、主要法规及产业政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发布时间 |
法律法规/政策 |
发文部门 |
相关内容 |
2021年1月 |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工信部 |
到2023年,优势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链安全供应水平显著提升,面向智能终端、5G、工业互联网等重要行业,推动基础电子元器件实现突破,增强关键材料、设备仪器等供应链保障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
2020年8月 |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
国务院 |
为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制定出台财税、投融资、研究开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政策措施。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大力培育集成电路领域和软件领域企业。 |
2020年5月 |
《关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201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适用政策的公告》 |
财务部、税务总局 |
依法成立且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在2019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 |
2019年11月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发改委 |
将“二十八、信息产业,21、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新型机电元件、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等)制造”列入鼓励类产业。 |
2018年7月 |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工信部、发改委 |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信息消费前沿技术研发,拓展各类新型产品和融合应用。各地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落实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大现有支持中小微企业税收政策落实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信息消费专项资金,推动出台支持信息消费发展的政策,切实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加大对信息消费领域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
2017年4月 |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科技部 |
指出亟需加强制造基础能力方面的科技创新,制造业基础技术研究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其中基础材料、关键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传感器、控制系统、软件工具及平台等众多领域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关键工艺研究都没有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工艺装备、测试与实验装备、标准化等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亟需科技攻关。 |
2017年1月 |
《信息产业发展指南》 |
工信部、发改委 |
2020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目标为14.7万亿元。突破人工智能、低功耗轻量级系统、智能感知、新型人机交互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面向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消费的智能可穿戴、智慧家庭、智能车载终端、智慧医疗健康、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系统等产品,面向特定需求的定制化终端产品,以及面向特殊行业和特殊网络应用的专用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积极推进工业电子、医疗电子、汽车电子、能源电子、金融电子等产品研发应用。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全面打造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 |
2016年12月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国务院 |
提升核心基础硬件供给能力。启动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工程,推动产业能力实现快速跃升。发展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智能硬件和智能化系统,重点推进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农业、智能安防、智慧健康、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系统。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
2016年11月 |
《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6年版)》(发改产业[2016]1982号) |
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 |
将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新型机电元件、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等)制造(C27)继续列为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的投资类项目项下进口生产性设备、零部件(不予免税产品目录中产品除外)给予贴息支持。 |
2015年5月 |
《中国制造2025》 |
国务院 |
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
热点排行